二零一五年二月十日的一則隨興近況更新,覺得寫得還不錯,轉載至此,留一個紀錄。
*
當今語言霸權當道,用字必須考究且準確,才能避免墮入中共意識形態圈套;文字只是符號,背後意思乃後人加諸。人每天需接收大量資訊,很多時候讀文字時,只能看到最表面意思,未可字字追源溯本,究其是否用得確當。因此,能佔先機搶用字元,是在這個通訊發達的年代下的致勝關鍵。萬一字元遭搶佔,只能盡力為自己重新洗腦,方能脫出文字陷阱。
例子多不勝數,俯拾皆是:幾十年前中文字體之爭,正體字被冠「繁」一字,殘體則曰「簡」;儘管頃刻六書盡滅,但因說是化繁為簡,剎那間予人感覺何樂而不為。便知玩弄文字符號語義,乃中共拿手好戲。
回看今天,「普選」簡明地定性為「一人一票」,往後只能另創新詞曰「真普選」;而你反對政府的「普選」嗎?就是剝奪巿民手中一票,說話何等冠冕堂皇。另又有不爭氣的泛民被說成「反對派」,一時之間讓人覺得泛民是反對機器,為反而反,被負面定性卻仍懵然不知。甚麼「正義聯盟」、「愛港力量」的,更是行為與外號南轅北轍吧,不贅。
再看大陸遊人走水貨問題,各大傳媒均報「水貨客」。客者,寄也,引伸為賓。既稱客,則為主者(即港人)便須有待客之道;既稱客,則甚麼光復上水、屯門,行為即屬無禮,等同趕客,是不敬。又一語言陷阱。
正名吧!一日稱他們為「客」,一日就會受到語言無形加諸的意識形態限制。不要再叫他們做「水貨客」;他們走的是水貨,大量走運就是走私,是犯罪行為。叫他們「水貨犯」吧。唯有這樣說,驅逐他們的行為才能語言上合理呢。
*
無獨有偶,今日有法官說了一句「話晒過門都係客」的說話。很嘔心,難聽過粗口。也覺得自己的預言能力有所進步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