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字海孤舟

幾星期前陪媽看了齣電影,竟然還未寫感想。連《那五年》這種戲用寫了,我竟卻忘了《字裏人間》,真的令自己失望。

*



整個故事其實好簡單。大書局的編字典部門缺人,副編因事請辭,臨行前承諾找人接班,上營業部撞上一生只懂跟文字打交道的男主角;男主角很快便受老教授打動,決心完成《大渡海》-一本將會集所有於日本出現過的辭彙總匯字典,俚語、諺語、術語、外來語,統統無遺。編輯們身上都帶著字詞卡,隨時聽到新字詞便「採」。這樣一幹便幹了好幾年,中間男主角遇上女神、字典部面臨過解散危機、人事亦有新舊交替去留;很多很多細節,就成了這部電影。

明明只是說一個編字典的故事;明明編字典就很沉悶;但看著看著卻有很多感覺。初初還在想,整件事不現實得很,沒有甚麼好看;但中間看到老教授的熱血,對文字的抱負和執著,慢慢的感動起來。然後男主角的呆熱血,同事的插科打諢,女神的心動又不耐煩,整件事變得很有溫情。到後來字典校對出錯,我竟然跟著一起焦急;最後字典大功告成(一如所料),我竟又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這種投入感是我少有的。日本電影就是這麼神奇。

*

人類是情感的載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藉由以文字溝通來交換。然而文字之海,浩淼無邊;有人終其中生於字海浮沉,卻苦無一木之援。《大渡海》的精神,便是以身作輕棹,幫世人暢渡字海。這種偉大,不是凡人之襟所能懷。

*

感動很多。

方知道世上有很多蠢人,做著很多蠢事。卻偏偏,我們會因這種愚蠢感動,渴望著他們成功。移山的是智者,旁觀的才是愚公。

變.不變

今天回QC沒甚麼大事幹。

下午有輔員從中一迎新營回來,聽到孩子們步操辛苦了,有人報說血壓低,也有不支的,各式各樣的。最後結語一句:很多港孩。

*

有時候也知道不可以怪責中五指導員們,收生不足也不盡是他們的錯。時代的而且確在變遷,童軍活動的吸引力不如前。步操、露營、遠足、訓練;好不容易,好不舒服。但這就是童軍嘛,不然當甚麼童軍。

*

我們有時代交予的責任要堅持,也有時代拋下的題目要妥協。這種進退失據的處境,是不是這個年頭獨有的。

一次又一次的難題,是考驗,還是真的在勸我們放棄。

*

卻總是不明白,明明大家都渡過過同一個階段,為甚麼就不能為他們製造同樣的感覺。難道辛勞汗水再換不來充實滿足?難道原野花鳥再換不來平和暢快?難道居高臨下再換不來心曠神怡?

我就不相信這些會變。環境會變,但人的內心深處仍然有一片不變的樂土。這是我堅信的。

*

知是難熬的。知是需要耐性的。

也知到最後會等到的。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營地建設

營建好了,當然是要做其他營地建設。香港團帳面上人才濟濟,實際上懂方結的沒多少個。所以能夠簡簡單單搭張飯桌出來已經很足夠矣。

但口裏說簡單,做起來卻沒有那麼容易。首先從材料說起,大會為是次露營買入了一批新蔟蔟的木材。是實心木耶,相比起香港用的空心竹重上三四倍,搬起上來甚有難度;繩則用上麻纜質地的幼繩,沒棉繩好用力,但就比棉繩耐用。大家用上好一會才把所有物資搬運到營地來。點好數,計劃好,大伙兒便動工了。懂繩結的幫忙打結,不懂的則幫忙按結以防繩子走回勢,或者跟領袖上速成班好幫忙。一些重要的結則由大朋友出馬,飯桌的形狀馬上便搭出來,放上木板,綁好紮好,大功告成。

甫完成紮作便有鄰營的童軍朋友們打招呼,有備而來團友們從營中拿出一袋二袋章來,忙著交換。十二旅這樣大鄉里經驗不多,彈藥不足,便沒有多「招呼」他們。反而到鄰營跟他們聊聊天,唱唱歌,感覺還更好呢。

飯桌這時還缺了一塊帳幕,下雨便要完蛋;幸好頭一兩頓用膳天氣還可以,陰陰的卻沒下雨來。幾天後物流部送了一塊天幕來,掛上去剛剛好,好應付下雨的日子。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機械

就這樣,我的iPhone 4的鎖定鍵也快不行了。從媽處接手用,用了還只是兩年多,這麼快便要壞。現在想要熒幕開啟,辦法只有兩個。要不就等人Whatsapp或是SMS你,要不你就把充一下電,接電那一刻熒幕便開了,也挺有趣。

*

常說世事無常,所謂執著,便是把無常執意看成有常,苦了只是自己。

*

Machines always break down when they are needed. Friendship occasionally. Romance seldom. Family Never.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香港之秋

中七高考班,每個學生都要看《香港之秋》,每個學生都要寫一篇閱書報告。這大概是我這輩子寫得最有心機的一篇吧,當然裏面也不乏些東拼西揍的詞片(現在讀起上來還真覺拙劣),但當時好像拿了不錯的分數。

適逢香港又到秋天,貼這舊文出來,讓大家賞析一下罷。

抵埗

大露營營地叫做De Kluis,座落於一個叫做St Joris-Weert的地方,坐火車可以直達,離魯汶也不很遠。車站是一個好普通的火車站,兩排路軌,一條隧道,站牌與時間表,就這樣而已。我們下了車,隨營地職員帶路,走不一會便到營地。

那裏天氣不俗,雖然可以看見不遠處有少烏雲集結。有陽光,但不覺曬。不過整天沒有洗澡,感覺髒髒的。一行人一箱二箱行李,大的小的,像旅行多過露營。

營地門口有職員接待。打點一切後便有人領我們至所屬營位。

我們屬於Lundea的屬營(Sub Camp),營位離出入口很近,要走的話很方便。只是進出時可能要打擾那些當地童軍們。隨行友人謂意想不到是在森林裏紮營,還道是像香港灣仔西營地般,有遼闊的草原;放眼看過去一排排帳幕,好不壯觀。不過其實在林子裏也好,有樹好遮蔭,外國天氣多驟雨,葉子也好擋一擋。只是天氣陰翳的話,洗了衣服也不好乾。

放好行李以後有屬營頭頭Vincent給我們簡介日程,還有一切物流等事項。他可是個帥哥呢,高高壯壯的,鬍子襯著笑容,還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後來同團女成員跟我們投訴,整個營裏也找不到一個像樣的男人,就只Vincent最帥。

不一會便搭好營帳了,但要忙的事還多著呢。

寫與不捨

一下子出了六篇短文。

這樣逐幅相寫好像比較好,比以往逐天寫好。看著照片,可以記起感覺和回憶。總好過每一天寫一篇客套的文章,放上專頁,寫的都不是心裏面所想,也不是當刻的最感動。

不過分得這麼散,也不知道幾時會沒心情寫。何時才可以完完整整寫好那十日呢?除了一天一天獲安排的活動,還有很多人、很多事、很多地方,很多塊碎片想要寫。Amelie、Nathan & Simon、Carla、Vincent、those local Gidsen、Hello!、Red and White Tent & JamBe Shop、Black Hole Bar......很多很多我還記得的,還有我已忘記的,都很想寫下。

為自己而寫,所以一定要寫下去。

火車路上

從小開始便喜歡坐火車,尤其喜歡可以望到景的。最愛是把頭靠在窗邊看路軌。在香港坐地鐵,望到的是漆黑的隧道壁,很沒趣兒;火車可不同。轟隆轟隆的走,不快不慢。車兒走的不顛簸,高興可以看書子,不高興可以看風景。

這次搭的火車也沒空調,開著窗子,跪上椅子,迎著徐徐的風,也許就是所謂的歐陸風情。沿途風光當然也很歐陸。一幢幢零落的紅磚小屋、綠色的牧田、青色的草原,還有藍天白雲,偶爾幾匹棕色的小馬吃草。沒有高樓大廈,所以一望無際;沒有空氣污染,所以視野清徹。

噢,我又在祟歐了。

然後還有營地日報的編輯訪問,寒暄幾句,問我們長途跋涉的感受。那當然是感覺良好了。

魯汶火車站

魯汶雖只是個小鎮,但火車站還是挺漂亮的。一定要從下車的一刻說起。

大鄉里終究是大鄉里。歐洲的地方畢竟跟香港差幾碼子,沿途風光不在話下,下車的那一刻:「天呀!活了二十年人,到現在才知甚麼叫空氣!」清新、乾爽、舒服、怡人。可以的話,真的要買幾瓶歐洲的空氣回港呼吸。

在火車站拍過照留念後,便到隔離車站轉車。當天只是在魯汶稍停留一下,轉了車便走。往後還有機會出營到此一遊。後會有期喔。

布魯塞爾火車站

從機場出發到營地需要乘約半小時的火車,中途於魯汶轉車。

機場的火車站是一個很簡單的火車站。不像香港,專門建一個機場快線,簡簡單單,也不失大都會的風格。雖然沒有很強的空調,卻不感局促。說到底,最令人感到局促的,不是空氣,而是氛圍與節奏。

或者是我祟歐吧。

坐火車要買火車票,不過甚少有人查票。講信約的國家比較誠實。車票沒有甚麼設計,印著時間日期目的地跟票價,跟香港的地鐵車票很不同,也好收起留念。

隨行的服務隊(IST - International Service Team)領袖叫我們都買學生票。雖然到頭來只有那兩個領袖不是學生。不過售票的也就信了。領袖說不打緊的,像他們在香港雖然已是工作中,但亞洲人二十來歲跟歐洲人十來歲看起來分別不大;所以就算是到博物館甚麼的,他們也只是買學生票。這個我們到營地裏找人看看樣子問問年齡,竟還當真如此。真有趣。

火車車卡外有大大少少塗鴉。其實在那裏,於車廂外塗鴉也是犯法的,不是說是藝術便鼓勵。不過也會有人畫就是了。畫得還不賴嘛。

布魯塞爾機場

醒來已是比利時時間六時,早得很。早?坐了九小時了,坐得很累呢。

布魯塞爾機場很美,落機後沿走廊往入境關口,一路上兩旁都放著藝術品,有畫、有雕刻,典雅卻不著痕跡,不見庸俗。機場的告示用上了四種語言:英、法、荷、德。看得懂兩種。

搞著搞著都已經八時多,時間總在等待中流逝。一邊等著大會的職員來接我們,一邊把握著時間遊覽機場。算一算離程時沒幾多時遊機場,趁有時間應該多逛逛。然後又買了兩把鎖,鎖營帳用。找續得來了些零錢,得好好認一認它們,免得往後買東西及找錯錢。

終於有人來領我們走了,買了車票,一行人浩浩蕩蕩落火車站,中間還遇到了愛爾蘭的代表團。他們比我們友善得多,雖然互不相識,看見我們都穿制服,也會跟我們打招呼。反而我們只有幾個不怕羞的(當然包括我)(其實沒甚麼好羞)的會向他們揮一揮手,說句「Good Morning」。往後還要相處野外十日,羞甚麼?

轉機

這是新德里的甘地國際機場。說實話,到歐洲旅遊很好,只其中一樣不好就是要坐很久的飛機。然後中間還要有一次轉機。

香港時間凌晨一時三十五分,夜貓十二旅三人組還不很覺得睏,不過友團的小朋友好像都睡眼惺忪。在上一程機看了好幾齣戲,計劃耗盡了精力後於下一程機好好的睡一回。計劃是成功的。

德里的機場比想像中華麗,印度發達的地方還真的挺發達。不過貨幣是問題,身上的歐羅好像不多能派得上用場。想用那裏的電腦登入面書打一下卡,失敗了。網路還是落後嗯。

在香港機場買了一筒Jelly Belly,轉機時用來解悶還真的一流。談笑間,等著等著不覺已經可以登機;登機後還要等一個小時左右才起飛。不過疲倦的我在候飛時已經不敵睡魔,醒來時已經在空中。那證明機長起飛的技術真不賴咧。

三個旅團,一個地點

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參加如此大型的童軍活動。雖然到頭來發現活動規模不是真的很大,但對於我這些見識少的人,牽涉最多人的童軍活動只有嘉爾頓錦標吧,像JamBe2013這般國際性的盛事還是頭一遍。

在第一次會議那時知道自己的身份是領袖,渾身都不自在似的。然後知道有有經驗的領袖隨行,萬大事都不用我處理,心下大寬。當然都最後跟那邊的領袖混得挺熟稔,那當然是意料之外。現在想來,還真的多得他。

出發前大家只是見過幾次面,不過一路以來相處十日(其實前前後後有十三日),跟另外兩個旅團的孩子們都過得挺好(當然有例外)。人生於這個年紀最好,大的不覺得你幼稚,小的不覺得有代溝,然後你跟誰都可以搭得上咀。那怕再老一點,即使心境年輕,樣子也不年輕,小伙子自然對你敬而遠之。

大合照前的我們互相都不甚認識,話都沒多說幾句。大合照後,人生便多了幾個過客。人與人的關係,就是這麼奇妙。

比利時,我們來也!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Bücher

Ich habe zu Hauser viele Bücher. Gelesen und nicht gelesen. Sehr viele.

Ich lese gern, aber ich lese nicht immer. Oft bin ich müde, wenn beginne ich lesen. Ein bißchen Seite machen mich schlafen möchten. Das ist schlecht. Aber oft denke ich, irgendwenn kann ich alles meine Bücher lesen.

Die Bücher sind aus dem Bibliothek und der Buchhandlung. Eigentlich kaufe ich Bücher mehr gern als lese ich. Darum verbote ich mich zu der Buchhandlung, weil ich alles fertig nicht kann und ich kein Geld habe.

*

Immer möchte ich langer Sätzen machen und mehr schreiben, aber meine Deutschfähigkeite ist nicht genug gut. Es gibt mehr Dinge möchte ich dich erzahlen.

Bis bald dann. Bis beßer Deutsch kann ich.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足跡

這個地方的荒廢程度竟然比起xanga不相上下,實在有失我預算。不過這樣也好,讓我可以放心一點的暢所欲言。

其實也沒有甚麼好說。

*

Mit dem Freunden habe ich heute gegessen. Das ist nicht besonders gut, ich muss sagen. Sie werde jemand neu. Ich kenne sie nicht. Ich möchte nicht diese.

Was hat die Zeit uns tut?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自我

其實與心理學無關。活到了這個年記,聽過很多話,也說過很多話,知道哪些句子是真正針對我,哪些只是言者無心。但是要學會不放在心上,原來學問很大。雖然知道他們少不更事,性格內斂,兼之之間隔著好幾年代溝,有些說話其實只是說說而已;但只要入面是牽涉了我的名字,自我的我就總是放不下。

問心,我哪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只是一路而來性格使然,完美主義加上自我中心,很想很想去滿足身邊每一個。可能因為這一兩年遇過的人真的太多,所以這毛病近來終於改了少少,但面對著相識已久的他們,毛病仍然不時發作。

真的,別想得自己這麼大。

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不懂得面對,只愛逃避。發現自己身前已無東西可遮掩,便隨便拿一個人來擋。不過說到底還小,只是不懂事而已吧。最重要的是那塊擋箭牌,不要因為別人無心的傷害,便怪罪起自己來。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匆匆

又一年九月。這年反而沒對自己有甚麼期望。其實這樣子真的不行。

*

這樣子便過了兩日。時間究竟是快是慢。

*

Warum lerne ich Deutsch? Ich weiß nicht. Aber ich bin glücklich, wenn ich Deutsch lerne. Eigentlich bin ich glücklich, wenn ich etwas lernen kann. Deutsch oder Psychologie, Mathematik oder Astronomie, irgendetwas. Einfach irgendetwas.

Nie fragen Sie mich warum. Ich weiß nicht. Immer weiß ich nicht.

去留

從來沒有想到過事情可以糾結如此。好多把聲音、好多種想法。我不懂如何處理。

*

問過是不是我們對他們的期望太多,以致他們有壓力。但問深一層,難度沒有期望他們就會用心比賽嗎?顯然又不是。

問題是在於他們不享受比賽嗎?但樣子不像咧。他們的笑容很真誠,不像是偽裝出來的。

*

只是上一刻的明白,已經變成這一刻的放棄。我卻也找不到挽留的理由。隨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