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四口腔舌下做了那個小手術,轉眼間已經一週了。
喉嚨好得七七八八了,吞嚥時只會有平常喉嚨痛程度的痛楚,沒有再誇張地痛得手、腳、面、頸都麻痺;但如果舌頭要做動作的話,還是很不方便。
趁有些少起色,大膽嘗試了吃固體食物。就唐記香菇雞包吧(有點random對不對)(貪平嘛)。因為下顎仍被傷口牽扯著,口張得不開,所以也只能逐小口逐小口的吃。也真的好久沒有用心的感受咀嚼的過程。現在放慢了進食,集中了精神注意著進食,才又記起那是怎麼的一回事:記得中四學Ingestion的時候,說過食物在被門牙(Incisor)咬斷後,會被送到前臼齒(Pre-molar)及臼齒(Molar)處糜至碎爛;到食物磨成肉糜(Bolus)後,再由舌頭將之送進食道。現在有了痛感提醒口腔的運動,又再想起了這個複雜的進程,明白醫生叫我不可進食固體食物的原因,除了喉嚨負荷不了,還有舌頭的不靈活。
哈哈,感覺那些都不是白讀的。
活了二十多年,即使讀過高中生物科,也一直對咀嚼及吞嚥這些事情覺得理所當然,taken for granted。小風波一場,手術過後,才知道這曾經擁有的一切都不簡單。
康復後也一定要繼續好好記住呢。
*
結果那個唐記香菇雞包,拿了回家,送粥吃了半個。手腳終於不會再軟了,實在太感動。
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