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

《致青春》



昨晚爸沒空陪媽看戲,拉了我去看。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劇情線就像她的片名一樣長和複雜。簡單的來說是女主角鄭薇追求男主角陳孝正,拍了拖兩三年後正為前途著想往美國深造,跟薇的分手。七年後薇發現青春一去不返,但卻沒有恨過正,反而感謝他教懂自己,如何千分百計地愛一個人。主線之外,還有鄭薇的幾個同房姊妹的愛路,陳孝正的同房如何錯綜複雜地暗戀和追求幾位女主角,以及鄭薇的青梅竹馬舊情人林靜的遭遇和波折。

一百三十分鐘不算有冷場。那當然嘛,因為幾乎每個出場人物都有專屬的劇線;幾條線交織出的關係網,也就是我們平時愛掛在口邊的緣份吧。不過我認為這樣的劇本也太貪心了。事實上很多地方都是蜻蜓點水式的描繪,鏡頭放得太大,想把每個人都拍進去,但很多東西根本交代不了,角色的內心,性格上的刻劃,不是每一個都深刻。譬如鄭薇同房的朱小北,在她有專屬劇情前都只是以男仔頭定位;忽然來一幕大鬧士多,被逐離校後姊姊替她執拾東西,對話間拋了一句「她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然後下一次見小北出場,已經是七年後的改名易姓的她。如此突兀的穿插,是劇本的貪多嚼不爛,畫蛇添足,不如刪去。

然而,整套電影最令我不滿意的是,她好像把青春說成只有愛情。青春又豈是只有愛情?青春的可愛還多的是。友情、親情;遊歷、見識;這都是青春動人之處。要是只想講愛情,那請別狹隘地用青春來包裝。

電影最後也沒有交代男女主角情歸何處,不過多半不能圓滿。同樣是描寫轟烈愛情的青春,同樣地結局沒能圓滿,有《那些年》。但相比之下,《那些年》的劇情簡單得多,選角更青澀,可觀性高得多。

所以,總括來說,這戲,普通而已。

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Der Vater

某夜與一位人父晚飯。對話之中,才知道養兒百歳長憂九九的甜蜜。Ja, es ist süß.

他的孩子還未滿歲,這位爸爸已經在擔心他將來的學業。他談到或許自己需要多讀一下中學的課,萬一將來孩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時,也有爸爸為他解答一下。我說,未免太誇張吧。上中學的時候,父母能夠為兒女的學業幫上多少忙?父母也不是百科全書,幾十年沒用過Phy Chem Bio History Geog的知識,難道還可以為兒女解答問題嗎?我說,實話,上中學以後,爸爸除了Maths Phy外也沒能幫得多少,媽媽更完全派不上用場。不明白便找老師同學吧,反正一定有人懂。他想了片刻,答我,「這是因為你在皇仁讀書而已。」

孰是孰非,不是我這裏想說的話題。反正天下父母的苦心,也很難分清對錯。我只想說,從前我認識的這位漢子,肯定不會想到這些的。因為他教過我們,遇難題要自己想辦法,要用有限的資源造出自己想要的。然而,為了他的孩子路上走得舒適,就好像要把從前說過的話推翻。我這刻想到的,卻竟然不是要責備他怪獸家長甚麼的,反而想說,很感動。很感人,那一份由衷的父愛。

我這才知道,有了兒女,人可以有多大改變。

祝他們一家安好。也祝天下父親,父親節快樂。

*

原來學了外語,文筆真的會生疏。還是久未執筆所故?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