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樹論

樹者,草木之人者也。古嘗有祖傳古樹,植庭中,代代相傳。老者聽風,冠者誦讀,稚者繞之而樂;遊者歇涼,道者盤桓,佛者禪坐其下。此眾人,不分親疏,得之從樹也,皆樹蔭下能容也。

夫樹者之能生,須有養樹者也。人壽不及樹壽,養樹者要能傳修枝、除葉、滅蟲之道於後人,樹才得以長生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養者盡為樹之命中寥寥過客;其中苦樂,育樹者自得之,不足為外人道也。然若薪火之相傳一旦斷,後人未得飼樹之法,樹死乃難免矣,亦致後人之後人未能親嘗飼樹之苦樂矣。

悲夫!昔有人因厭養而棄樹,草草傳法而去。然後有去數年而歸者,見根斷泥乾,無花無果;枝上少葉,葉皆枯黃。一慟,乃責今人植樹有過,斥之養樹不善。坐而觀今人,與其輩指而笑之,而未授飼樹之法。此樹死焉,誰之過矣?有去者十年,還鄉一瞥,見樹之頹唐,拋訓語片言,又去。此其所謂負責也,果有負其責焉?自欺矣,自求心安而已矣。又有人去之久矣,不知時世之易,不明氣候之變,即令今人循其古法以育樹;吾曰:「知樹之現況乎?知樹之死可因不養,亦可因養之不得其法乎?」此三人也,何不反自思?何以木朽皆為今人之過?

幸樹者半為天養,即乏人之妥料,仍可延喘數載。待得有心者有志者復燃死灰,悉心修其枯枝、除其敗葉、滅其害蟲,則樹重茂之日,可計日而待矣。噫!吾樹焉!毋死,望余之歸!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