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Give and Take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的美德嘛,真的不少。難為梓賢兄為開放日的介紹費心思寫下四句一個段落,摘段旨下來就是四個詞語-多變、團結、堅毅、包容。

話從來只有說出來才好。

多變在那裏應該想解作適應力強吧,不過原文是這樣說的,我就這樣說好。皇仁仔適應力算好吧,不論甚麼課節甚麼地方都能睡,只有回家趁人少獨個讀書。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能夠發揮起哄本色,這個也是皇仁生的適應力吧。

團結嘛,坦白說,看不到。只有少數班別能夠看出團結來,有時看班際真的看得我很好奇,同隊的隊友吵得竟比跟鄰隊吵時更要緊張,這算是甚麼團結。就拿我班為例,實質也算不上團結,就是有幾個人自成一角,另外幾個又開賭檔。不過要收拾東西時嘛又的確頗團結的,更準確的用字是富機動性。五秒回復原位。當然看門口那個要夠機警了。

堅毅,也沒有很多吧。我看易放棄才是皇仁這一輩的精神。還未開始便喊不行,通俗一點說就是,旗也沒扯起便說自己射不了。好歹也扯起來看看嘛,向前向後推幾下總能吧。不試,就是不試。汝吹乎?

包容,更是可笑。說老師壞話是皇仁的強項,基本尊重都缺了,說啥包容。也不要說甚麼將心比心的老掉牙事了,就是叫他多給些禮貌,也不很會。怪誰?

我想針對的是中四那些師弟們。當然嘛在這裏我會稱呼他作師弟,他們會否把我們看作師兄卻是另一碼子的事。中六不說了,反正自己做過很多不好的事,不想面對。中五也沒有說的價值,反正這一年就是不公平的一年。這個任誰都知道。

說回正題,就是我上星期跟他們問過,究竟他們有沒有一刻想過自己明年會是皇仁的棟樑?我已經不把十二當一回事了,你不搞十二也罷,但皇仁那個校徽會有一刻在你心中浮現嗎?
記得當年中一我甫進校,第一個印象就是皇仁的師兄很棒。真的很能幹,很有魄力,很有魅力。我跟自己說,中六一定要在這兒當個甚麼領導,然後我便進十二了。一直到現在。

但是嘛,我中一升中二,中二看中一;中二升中三,中三看中一二;一直看下去,到現在中六,我都很懷疑,究竟我那些好師弟們有一刻想過自己會有一天要撐起皇仁嗎。看不到。

They take, and they won't give.
I see no hope.

有時我真的很不爽,覺得很不公平。上年的童軍頹到這個樣子,要我執;今年執得好了一些,明年又要頹過。那我今年幹甚麼要當這個吃力不討好的角色?我投閒置散一年不好?我
安份讀書一年不好?

原來所有問題的結論點都在兩個字上。

責任。

*

只是舊文。不要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