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4日 星期四

本末

社會不斷進步,舊觀念新思想同冶一爐。只是,在潮流、文化差異下,大家有否曾經認真想過,自己所做的事意義在哪?而此意義跟原本的有分別嗎?

潮流興瘦身。古時,「女為悅己者容」,女士們瘦身為的是取悅心上人,這是她們心中瘦身的意義;前陣子,女士們瘦身為了身體健康,因為醫生專家都說肥胖易患病,這是她們心中瘦身的意義;現在,女士們瘦身為了美,因為她們認為瘦就是美,這是她們心中瘦身的意義。瘦身意義之所以轉變,因為時移世易下,大家的價值觀都變了。從一開始戀愛大過天,漸漸發覺健康也有其重要性,而直到現有也在改變中:外在美就是一切。

曾經閱讀過一個故事:動物園中袋鼠們都走出來了,於是園長決定把籠子加高十米,但情況繼續,園長結果又把籠子加高十米。然而,他並沒有發現,原來他每天都忘記把籠子鎖上。這不是要提醒咱們每天都要鎖好門窗,而是,大家有沒有想過,自己所做的事是本末倒置的嗎?把籠子加高的意義在哪?要防止袋鼠跳出。可是,袋鼠為甚麼能跳出來?因為籠子並沒有鎖上!「如何才能把籠子鎖好」才是根本的問題,才是問題的根本!

園長為了防止袋鼠跳出而加高籠子,正等同大家為了美而瘦身一樣。值得一想的,是究竟,大家不美是否只是個人認為?是否因為自己笑容不夠燦爛?是否天生的無法改變?或者倒過來問,肥是否代表大家並不美?

世人不滿中國而杯葛奧運,那麼奧運的意義到哪去了?人們為品牌名聲而買LV,那手袋的實用性又到哪了?學生為了成績好到補習社付錢,那為甚麼還要待在學校?

大家做的事意義何在?有沒有本末倒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